10年前的3月19日,也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,我國第一列中歐班列“渝新歐”在此始發(fā)。列車轟鳴聲替代古代的駝鈴,沉睡的古絲綢之路開始蘇醒。
亞歐大陸上,古有絲綢之路商貿駝隊,今有中歐班列“鋼鐵駝隊”。
10年來,中歐班列從無到有,從青澀到成熟,助力沿線國家互聯互通、合作共贏,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成為全球攜手抗疫的“生命通道”“命運紐帶”,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詮釋。
從青澀到成熟
“10年前的今天,首發(fā)班列是我給的發(fā)車指令。” 50歲的重慶團結村站站長張信感慨地說,完全沒想到中歐班列發(fā)展得這么快。
最初,張信給車站定的遠期目標是每天發(fā)送一班“渝新歐”班列,并認為這是“很難完成的任務”。而今,團結村站每天發(fā)送和到達的中歐班列能達十幾班。
10年前,“渝新歐”班列的 誕生,源于重慶等中國西部地區(qū)對外開放的迫切需求。
深居西部內陸腹地的重慶,距出??诤瓦吘尘€均2000多公里。曾經,重慶的產品出口,要么向東經沿海地區(qū)“漂洋出海”,但耗時過久;要么通過空運,但費用極高。窮則思變。重慶將思維和視野向西投射,“渝新歐”班列應運而生。它將重慶與沿途的哈薩克斯坦、俄羅斯、波蘭和德國等國家緊密相連,我國西部地區(qū)與歐洲的時空距離從40多天縮短至15天左右。隨著一個個難題的解決,尤其是我國2013年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之后,中歐班列發(fā)展進入“快車道”。成都、鄭州、義烏、西安……越來越多的城市陸續(xù)開通中歐班列。2016年6月,各條線路有了統(tǒng)一的“中歐班列”品牌。
如今的中歐班列,早已褪去10年前的青澀——從“獨苗”到“人丁興旺”。10年前唯一的班列線路“渝新歐”,2011年僅開行17班,如今來自國家發(fā)改委的數據顯示,全國已鋪畫中歐班列專用運行線73條,2020年共開行1.24萬列,首次突破萬列大關。
從“線段”到“網絡”。10年前,唯一的班列線路“渝新歐”境外到站僅1個,來自國家發(fā)改委的數據顯示,截至去年11月,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、92個城市。
從“有去無回”到“滿載而歸”。10年前,由于中歐貿易不平衡、海外客戶認知度不高,回程貨源短缺曾是困擾中歐班列發(fā)展的難題。如今,大部分中歐班列線路已實現去回程貨源基本平衡。
互聯互通 合作共贏
“10年前,‘渝新歐’班列帶來的物流條件改善,是當時我們選擇落戶重慶的重要考量之一?!?華碩電腦西南區(qū)品牌總監(jiān)路宏說。
曾經,重慶等西部內陸地區(qū)的貨物物流周期過長,投資者望而卻步?!爸袣W班列開通后,西部地區(qū)可以直接參與國際產業(yè)分工,融入全球產業(yè)格局?!敝貞c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說。重慶、成都經濟支柱之一的電子信息產業(yè),與中歐班列密切相關。中歐班列開通后,吸引數百家全球電子信息上下游企業(yè)陸續(xù)落戶,助推成渝地區(qū)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(yè)基地之一。
中國不僅是“世界工廠”,更是擁有4億中產消費群體的“世界市場”。中歐班列在推動西部地區(qū)產業(yè)升級的同時,也讓沿線國家共享市場紅利。
在“世界超市”浙江義烏的西班牙進口商品館,負責人金海軍的父輩從浙江到西班牙經商數十年,銷售義烏小商品,如今他反其道而行之,將西班牙的特色商品帶回了中國。
“以前,西班牙最好的紅酒產區(qū)里奧哈產區(qū)出產的‘威邦帝國’牌紅酒,一直苦于沒有銷售渠道?!苯鸷\娬f,義烏到西班牙馬德里的中歐班列開通后,近兩個月的物流時間縮短至十幾天,這款紅酒被中國采購商銷售至中國乃至日本等地,如今一年銷量達到2億瓶。
在重慶兩江新區(qū),“一帶一路”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設有40多個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商品館,其中相當一部分商品搭乘中歐班列而來。“有了中歐班列,餅干等一部分保質期較短的俄羅斯特色商品,才能與重慶消費者見面?!倍砹_斯館負責人劉曉敏說。如今,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搭乘中歐班列進入千家萬戶,一些城市的街道上,甚至出現搭乘中歐班列而來的進口豪車……
德國杜伊斯堡DIT場站業(yè)務經理托馬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郵件采訪時說:“在去往中國的集裝箱中,我們看到許多食品、酒類等消費品,相信中國客戶能方便地購買到來自歐洲的特產,歐洲國家也可以分享中國的市場機遇?!?
去年以來,新冠疫情席卷全球,國際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。在海運、空運受阻的情況下,中歐班列憑借安全高效的優(yōu)勢,成為“生命通道”和“命運紐帶”。
1月25日,滿載100個標箱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駛出義烏西站,這是今年全國首趟中歐班列防疫物資專列,13天后抵達波蘭馬拉舍維奇,再分撥到波蘭各地,再次為歐洲送去急需補充的防疫物資。
來自國家發(fā)改委的數據顯示,2020年中歐班列共運送防疫物資939萬件、7.6萬噸,目的地主要是意大利、德國、西班牙、波蘭等國,并分撥到更多歐洲國家,義烏、西安、武漢等多地開行了“防疫物資專列”。疫情發(fā)生后,全國發(fā)往歐洲的國際郵件一度積壓超過1500噸。中歐班列對原計劃通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三大國際互換局以空運方式寄出的郵件進行緊急疏運。重慶、義烏、廣州等地的中歐班列國際郵包專列在疫情期間持續(xù)運行,搭載的國際郵包中,主要是服裝、玩具、電子產品等上萬種跨境電商貨物。
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,2020年,中歐班列共開行1.24萬列,發(fā)送113.5萬標箱,同比分別增長50%和56%。
“在全球抗疫背景下,中歐班列支援沿線國家抗擊疫情,助推全球經濟復蘇與發(fā)展?!?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說,中歐班列傳遞出守望相助、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為全球抗疫和提振經濟輸送“中國力量”。